怎麼樣才能挑到喜歡的巧克力?
市面上巧克力的種類玲瑯滿目,除了有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白巧克力之外,又分成65%、75%、85%、100%等等不同趴數的巧克力是不是看得你眼花撩亂,讓你不知如何下手?別慌別慌,這篇文章就來講講巧克力%數背後所隱含的意義以及口感上的變化,讓你能挑到最對你味的巧克力!

黑巧克力、白巧克力、牛奶巧克力有什麼不同
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白巧克力之間可不僅僅是顏色和口味上的差異而已,根據台灣巧克力品名及標示規定,不同種類巧克力的成分比例有著一定的規範,「黑巧克力」是以可可脂混合可可粉、可可膏製作而成,其中的可可固形物含量至少35%、可可脂至少18%、非脂可可固形體至少14%;「白巧克力」則是應含可可脂及乳粉,可可脂含量至少20%、牛乳固形物至少14%;「牛奶巧克力」則是以可可脂及乳粉混合可可粉、可可膏,總可可固形物含量至少25%、非脂可可固形物至少2.5%、牛乳固形物至少12%。
不論是哪種巧克力都必須含有「可可脂」的成分,但是要稱作「黑巧克力」除了可可固形物需要有35%以上,可可脂和非脂可可固形物也都必須分別占巧克力的18%及14%,所以能稱作黑巧克力的巧克力可不是那麼簡單滴!

黑巧克力「%數」背後意義
近年來健康議題的盛行也帶動巧克力的風潮,不少人購買時會選擇高可可比例的巧克力來食用,但市售巧克力從35%到99%都有,到底哪一種才是你想要的呢?其實巧克力包裝上標示的「%數」代表的就是整塊巧克力中可可成分的占比,%數越高表示巧克力中可可固形物的比例越高,口味也會越苦。
但是巧克力%數越高就代表越健康嗎?
其實也不一定,除了看可可的占比之外,還要看可可以外的成分,同樣%數的巧克力不同品牌所添加的原料比例也會有所不同,健康與否重點還是要看巧克力裡含的糖比例,當含糖量高的時候巧克力也就沒那麼健康了,所以下次在挑選巧克力前記得選擇糖含量較低的巧克力,吃的開心的同時也能吃得健康無負擔!
為什麼同樣%數巧克力不同品牌風味會有所不同?
編輯圖片是不是也很好奇為什麼同樣是75%巧克力口味還是不太一樣呢?那是因為可可原料中,還包含「可可脂」及「非脂可可固形物」兩種主要成分,因為不同品牌的巧克力所含的可可脂及非脂可可固形物的比例可能會不太一樣,所以吃起來就會不太一樣啦!下次你可以再吃巧克力的時候細細品味,找出你最愛的巧克力風味。